- 张同升;
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50期 No.661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蒋冠;黄合建;叶子青;
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影响不同区域金融总量的存量和流量结构,对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出不对称的区域分配性政策效应。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基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区域分配性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货币金融政策建议。本文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视角,建立了一个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框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实证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1年50期 No.661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少峰;
文化产业的使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尽力做好内容,避免产生反作用。把文化事业看成是精英文化、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看成是解决老百姓基本文化那个低的部分、把文化产业看成是解决老百姓文化需求中的"中"的部分,老百姓"低的部分"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所以要解决"中的丰富性"和"高的部分",但又缺少"高的产品"。故此,文化产业非常重要,可以产生跨界的影响力。
2011年50期 No.66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玉贵;
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棘手难题,既是增量改革负效应的陆续表达,也是改革由整体推进向深层次攻坚过程中遭遇阻力之后的具体体现。改革既需要关键领域的突破,更要有新一轮的整体设计。
2011年50期 No.66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永胜;
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对象——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CCC")具有鲜明特大型中央建筑企业特征。CCCC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由国资委独家发起设立,主要从事涵盖"大土木"全行业、产业链比较完善的基建、房建、港口码头、道路桥梁、吹填疏浚等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收费公路投资,业绩显著,是特大型中央建筑公司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从具体和深入分析CCCC总部成功的功能定位案例入手,在验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特大型中国建筑公司总部功能定位的理论框架模型。
2011年50期 No.661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树广;蔡高明;
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其目的是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电信行业经过改革已初步形成几家大企业并存的局面。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却出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垄断问题。两家公司垄断是由体制改革造成,有其客观性,但是,两家公司却在该市场上进行价格歧视,限制竞争,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引起了我们对当前自然垄断行业垄断问题的深思。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并结合反垄断法相关法律分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垄断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后果,并通过分析该问题,得出当前深化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一些启示。
2011年50期 No.66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卫祥云;
我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由于这部分企业要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者进行改制。在对国有企业转制和改革过程中,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所不同。当前,要使国有企业改革走上正确的道路,就必须要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011年50期 No.66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