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本刊特稿

  • 论中国的双重转型

    厉以宁;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而1979年以后的中国则不同,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一方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转型。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2013年03期 No.718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前沿理论

  • 论居民收入逆周期

    宋国青;

    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以及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很大。通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率和GDP同比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GDP的比例与名义GDP同比增长率、住户可支配收入占名义GDP的比例和名义GDP增长率、储蓄存款通胀损失调整后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持续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进而导致宏观政策调整滞后于经济信号。而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降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2013年03期 No.71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庄巨忠;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跨越陷阱国家的一个共同点是能够通过创新促使产业升级,从而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一国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共识一是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勇于创新的企业;二是政府应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其中包括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的金融体系、社会的包容、健全的法制、产权保护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实施产业政策。

    2013年03期 No.718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经济的长周期与短周期

    梁红;

    从长周期和短周期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长周期和短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可能会是常态,但改革能通过释放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通过反思2009、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影响,指出依靠金融加杠杆方式拉动经济并没有提高投资的效率,反而使中国经济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如今在政策收缩时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下,如果还继续拉动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拉升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不但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加剧资源错配,进一步积累系统风险。

    2013年03期 No.71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支点

    李迅雷;

    就中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增长问题展开议题。用"去库存步入后期,去杠杆还在前中"来概括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同时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今后仍要靠投资来拉动。出于提高我国企业利润率的考虑,最后提出下一轮经济增长首先要进行包括产品创新、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在内的金融改革来推动的观点,并分析改革的逻辑次序。认为改革中需要采取大量增加发债规模的方式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业绩;还要进行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国退民进"的金融改革。

    2013年03期 No.718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王玉庆;

    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触发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实际上是一场绿色经济的变革。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是自然资本日益稀缺、社会资本错误利用新技术创新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观念更新、制度建设、绿色技术、产业链环节创新、政府对创新技术的扶植等建议。

    2013年03期 No.71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美国财政悬崖根源、措施及影响

    李俊生;

    针对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根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通过对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方案的分析,认为美国"财政悬崖"的根本原因是政治问题。美国民主、民选政治、民主体制是导致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本原因。无论采取基线方案还是替代方案均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长期和短期的负面影响。连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许是美国联邦政府为解决"财政悬崖"问题而选择的新的切入点。

    2013年03期 No.71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3全球经济展望

    季仙华;

    对2012年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回顾,认为经济增长逐步由"缓中趋稳"转变"筑底企稳"、经济结构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调整升级、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增长减速背景下取得新成效;就世界经济而言,经济增长普遍失速、扭转低迷态势比较困难;欧债危机依然高危,短期内较难有效缓解;国际市场加剧震荡,难以实现平稳运行;外部干扰因素作用叠加,消除不利影响比较困难。应当以科学决策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物价、结构和经济速度之间的关系,始终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目标位置,适时、适度加大宏观预调微调力度,扩大国内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13年03期 No.718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城乡经济

  • 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

    辜胜阻;

    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有更多精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城镇化中注意防止过度城镇化、大都市病、房地产化、农民工过度边缘化、有速度质量的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

    2013年03期 No.71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金融市场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曹远征;

    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使用,条件是全面可兑换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可产生铸币税收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改善贸易条件以减少汇兑风险并增加贸易便利化,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回顾,认为彻底摆脱"特里芬难题"的办法很可能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受各国货币政策干扰的"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在改革与发展中具备了完全可兑换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No.718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研究

    杨逢珉;杨金超;

    随着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一轮发展,农业合作再次不可避免地成为中日韩合作的主要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做了跟踪分析,针对三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中日韩三国资源禀赋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农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促进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应建议。

    2013年03期 No.718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以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为例

    裴学成;杨叶倩;

    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经营不可避免地走上国际化道路,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企业的商品、资本、技术跨越国界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难题。跨文化管理即不是要完全依照东道国的文化来进行管理,也不是要完全同化,而是双方的文化实现多元化从而达到共赢。作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典案例,联想在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中美文化差异,也要面对风格迥异的企业文化差异。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并购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回顾案例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以及联想与IBM企业文化间的差异。指出新联想跨文化管理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了从保留型到引进型再到融合创新型跨文化整合路线。

    2013年03期 No.718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综述

    刘小敏;

    产业结构是现代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产业结构优化则是现代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以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为脉络,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构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做好基础准备,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指出研究重点与方向,为相应优化约束条件的建立与模型对策应用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2013年03期 No.718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变——基于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法

    张锦;

    本文利用偏-份额的空间拓展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6座核心城市在1999-2009年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并认为长三角16座城市10年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但是不同城市发展轨迹不同,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3年03期 No.718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知识方向

    徐明;李新英;

    知识问题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经验知识是活动的重要副产品,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中国经济33年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加工知识和交易知识在民众间的普及。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是增量知识的两类基本来源。内陆的经验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启示,新疆政府应定位好自身的服务型政府角色,为承接东南沿海转移企业、向西开放"请进"外资企业进疆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知识源泉。

    2013年03期 No.718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