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本刊特稿

  •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与教训

    林毅夫;

    目前国际理论界和舆论界关于国际贸易不均衡和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存在三种假说,即东亚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战略、自我保险假说以及中国汇率政策假说。这三个假说的实质认为东亚经济体是造成国际贸易不均衡以及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主因。笔者对这三个假说进行了一一批评,并指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与美国金融政策的失误导致的美国房地产及股市泡沫才是国际贸易不平衡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并认为中国还有20年保持年均8%增长率的潜力。

    2012年37期 No.700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前沿理论

  • 美国的经济形势与对策

    劳拉·泰森;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恢复放缓。美国经济恢复放缓的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被严重抑制以及政府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出口以及企业投资,同时低利率、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因素也都有利于美国经济恢复。但从中长期而言,美国经济面临着好工作的赤字、对竞争力基础公共投资的赤字以及财政赤字等三大赤字的挑战。

    2012年37期 No.70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经济减速的性质与政策选项

    巴曙松;华中炜;杨现领;

    中国经济已在事实上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减速期,但是对于经济减速的性质却存在显著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相对悲观但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长期性的,且中国或有可能已经进入7%~8%的中枢减速区间,即使逆周期应对政策使GDP增速暂时经历反弹,也会很快落入这个区间;另一种相对乐观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短期性的,中国经济仍有可能在2012年2季度触底之后实现持久的上升期。本文分析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减速具有双重性质,但就当前情况而言,周期性因素应该占据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应对经济减速的政策选项也应该是"周期应对与促进转型并重",即一方面着眼于中长期,实施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着眼于短期,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最后,本文梳理了中国经济周期触底的一系列积极信号。

    2012年37期 No.700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消费市场形势分析与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

    范剑平;

    对我国目前的消费形势进行了数据分析,认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回落,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速却有了提高,这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居民收入的政策与配套措施及劳动力市场自身平衡的推动有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下降,实际增速提高基本保持稳定且略有提高;消费增幅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消费和投资相比增长更加稳定。在当前稳增长、扩内需的宏观形势下,提出了相应的消费政策导向:即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两个比重;坚决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完善社保体系,妥善解决养老金问题;保持对投资投机住房需求的抑制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2012年37期 No.70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出口形势与政策导向分析

    诸建芳;

    对中国的出口形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判断,认为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结合经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出口转型势在必行,建议政策应该根据出口变化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2012年37期 No.70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2全球贸易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马涛;

    2012年前5个月全球贸易平淡无奇地进行着,这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密切相关。从上半年国际航运先导指标的走势看,下半年国际贸易也很难出现强劲增长。初级产品处于相对高位、生产扩张前景暗淡以及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长的疲弱,都无法给全球贸易增长带来新引擎。基于以上分析,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会在4.5%上下浮动,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经济体也许会给下半年的全球贸易带来一些增长动力。

    2012年37期 No.70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贸易投资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风险与政策支持

    易纲;

    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引进来"阶段、加入"世贸"走出去加速期与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海外投资阶段。通过对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走出去"的研究与分析,认为企业超前、长期的战略及不求控股策略是其"走出去"的成功经验,教训是对收益前景过于乐观而风险估计不足。美国企业"走出去"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时不计短期利益,严格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德国的对外投资以发达国家和制造业为主要对象,多以自有资本为主,企业杠杆率比较低,投资项目控股程度高,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绝对优势。美、德、日均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国家层面的支持。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是ODI汇兑管理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取消ODI汇兑限制,实行登记管理,可兑换程度与FDI相当;国企、民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并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2年37期 No.700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3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贸易自由化与未来贸易改革的议程

    盛斌;

    中国在过去10年的贸易增长中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特征化事实。中国的贸易政策演变总体来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呈现出六大特点,即人世后的5年内遵守承诺及有序发展;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有所加强;出口限制与壁垒自2006年以来不断增加;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及摩擦不断加剧;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目益突出;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提出了一个包含企业、产业、区域和国际生产体系四个维度在内的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及中国贸易政策的改革议程。

    2012年37期 No.700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与选择

    杨永胜;

    本文对企业的国际化策略进行了理论回顾,考量了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的国家背景,提出了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三大前提及理论模型。通过对中国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的代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安哥拉市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012年37期 No.700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金融市场

  • 温州金融改革与民间金融的合法化

    曹凤岐;

    2012年3月的温州金融改革决定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涉及12项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次改革意味着民间金融由非法转为合法,走向阳光化和规范化。本文首先回顾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温州金融改革的亮点所在,肯定了温州金融改革的意义,并对其组织形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建议。

    2012年37期 No.70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货币冲销理论评述

    王永中;

    本文对货币冲销的有效性、成本与可持续性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文献,作了系统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概括,并指出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已有研究集中于货币冲销的有效性和成本,而对冲销可持续性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货币冲销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有效性较低甚至无效,货币冲销会带来准财政成本、机会成本、金融压制成本、经济效率成本和宏观经济稳定成本,货币冲销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利率平价条件,即国内利率不高于本币计价的国际利率。

    2012年37期 No.700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工业经济五大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应对

    陈永杰;

    当前工业经济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当予以警惕。尤其是要高度关注工业经济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和成本效益结构等五大结构变化趋势。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结构性政策机制,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确保整个经济稳定增长。

    2012年37期 No.70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徐力;

    在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铜价波动的国际及国内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慢,铜需求的中国因素"褪色"。2012年铜价的大体趋势是先抑后扬。

    2012年37期 No.700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公共政策

  • 中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统计方法与变化规律

    刘洪玉;吴璟;

    住房价格问题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也突显了在我国住房市场中实现高质量住房价格统计的重要性。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三种主流住房价格统计方法在我国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中的适用性,指出当前我国住房价格统计中主要使用的非同质性方法("商品房平均价格")和样本匹配方法("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均可能存在对住房价格真实涨幅的系统性低估,特征价格法则更有可能实现对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走势的准确反映。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利用特征价格法和全样本真实交易数据,首次计算得到35个大中城市2006年至2010年间新建商品住宅同质性价格指数。统计结果显示,这一期间各主要城市——尤其是若干东部地区热点城市持续处于住房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且这种上涨已经明显脱离了经济社会基本面的支撑,需要特别警惕可能由此引发的住房价格泡沫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等问题。

    2012年37期 No.700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经营的若干问题辨析

    李金波;

    "城市经营"一词曾广受争议,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莫衷一是。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经营的目标、主体与对象、层面与方式,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城市管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城市经营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根据层面的不同,城市经营有不同的主体、对象和方式,其前提是要做好城市规划,关键是城市管治水平的提高。

    2012年37期 No.700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区域合作的回顾与展望: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张琳;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TPP)是近两年在APEC框架下部分国家签订的区域合作协定。由于美国的高调介入和推动,该协定成为当今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引入关注的问题。TPP框架也为亚太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影响着未来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走势,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发展进程的回顾,分析了美国介入TPP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对TPP各成员国及其他亚太区域主要成员国/地区的态度和立场进行了剖析。TPP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美国和地区内大国之间博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2012年37期 No.700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市场

    <正>中国市场杂志社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内统一刊号:CN11-3358/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432。《中国市场》杂志所有文章均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国家级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2010年12月起,为进一步提升本刊学术水准,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市场(智库版)》组建了由

    2012年37期 No.70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