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本刊特稿

  • 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

    郑磊;

    2012年将是全球经济最动荡的一年,欧、美、中作为世界经济的三极,内忧外患,都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改革。然而国际政治因素的交错,使得这一进程受到严重干扰,并最终有可能因矛盾爆发失控,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本文对欧美中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2012年世界经济的预测。

    2012年03期 No.66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前沿理论

  • 再论文化产业政策的边际内置谱系内置

    王列生;

    就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的支撑而言,产业政策体系及其边际内谱系拟置无疑是基本功能结构的承重所在,一切文化产业涉身者都必须将自己的命运绑缚于拟置之中,所以于政府和产业涉身者都是无法逃避的制度依托。本文着重讨论财政支持政策、内外贸易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以"再论"予以边际内完形,实现谱系完形的学理设定目标。

    2012年03期 No.66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收入衡量”假说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矛盾

    杨继国;

    本文用"农业收入衡量说"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为"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说。分析表明,这两大目标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存在"冲突"。通过放宽"农业收入定量说"的假设前提,得到解决这一冲突的一些启示。我国要同时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关键的一点是减少农民的数量,运用农业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此外,必须改革农村的组织结构,增强农民的竞争能力;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等农业的公共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粮食生产潜能。从缩小村民与城市居民拥有的人力资本差别入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持续稳定之目的。

    2012年03期 No.66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形态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侯若石;

    以知识生产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全人类的事业。人类经历了两次经济革命。物质生产革命和知识生产革命。出现了两种技术体系:从钻木取火开始,以自然能源代替人力,形成了能量技术体系。从自然语言起步,一直到数字化技术,形成了符号技术体系。从此,人类有了两种技术范式——能量技术范式和符号技术范式。人类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两个世界:一是由物质组成的真实世界,二是由数字化符号组成的虚拟世界。出现了两种经济形态:物质经济形态和知识经济形态。与物质经济形态相比,在知识经济形态,知识成为劳动过程使用的独立生产要素。

    2012年03期 No.66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

    徐伟;

    当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消费、城市化水平、行业垄断、税收融资和思想观念等发展、变化还不能使服务业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应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文化产业等行业。

    2012年03期 No.666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外开放条件与环境变迁

    桑百川;刘雪娇;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部经济矛盾复杂,外部约束加大,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新的特点,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增加。

    2012年03期 No.66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金融市场

  • 全球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实践

    丁志杰;孙小娟;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日显重要。旨在建立货币联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区域纷纷建立。虽然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全球经济失衡,引发了对欧元区的质疑,但注重实质、符合区域发展状况,形式可灵活应变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将无疑是未来全球竞争的主要形式。加快亚洲金融经济合作,以调整经济结构、深化资源有效配置、将未来的亚洲从制造中心向真正的经济中心转换,将是亚洲需要努力探索推进的。

    2012年03期 No.66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一个实证分析

    苏剑;童立;

    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可被归纳为"套汇"、"套利"和"套价",同时热钱流入也可能会反过来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和外国的利率差以及资本收益差。本文根据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三重套利"的实证研究。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见,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套汇因素"是吸引热钱流入中国最重要的原因。利率差和资本市场收益对热钱流入的影响不显著。热钱流入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利率差、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有单向影响。

    2012年03期 No.666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央银行效用的分析框架

    蒋冠;张萌;

    最优通货膨胀率目标是货币政策决策的核心指标,选择何种水平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对于货币政策的路径和效果具有重大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流程需要建立适应于经济转轨和经济周期波动背景的最适度通货膨胀率实证分析框架。本文基于中国国情,从中央银行跨期效用最大化的研究视角入手,建立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VAR模型,通过分析二者间的联系揭示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据此采用动态最优化方法计算实现中央银行跨期最大效用的最优通货膨胀率。

    2012年03期 No.666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贸易投资

  • 2010中国贸易融资报告

    梅新育;

    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贸易融资业务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现行贸易融资体系划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两个部分,前者在数量上构成了贸易融资业务的主体,但后者对前者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直接投入和降低特定业务的成本,政策性融资引导着商业性融资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在大宗、长期和政治性商业性风险较高的领域,政策性融资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世界各国的贸易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出口商品、服务结构不断丰富和提升,对汇率避险等各项需求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供能满足企业汇率避险、开展新业务和长期业务的贸易融资新产品。

    2012年03期 No.666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铁矿石市场的契约安排与频谱分析

    董方军;

    铁矿石市场中各类交易成本的大小受到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企业内部治理、双方治理和市场治理等三种契约形式,并结合国际铁矿石市场进一步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三种契约安排频谱的成本与风险。

    2012年03期 No.666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李敏;

    商品交易市场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重要业态形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10个年头,商品交易市场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搞活流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支持"三农"发展服务;增加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形成价格、引导生产等。本文在收集整理2002年以来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年成交额亿元及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数量、规模及效益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展望交易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找准市场定位、培植市场特色,积极推进营销创新、促进亿元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市场服务功能以及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2年03期 No.666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城乡经济

  •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马庆斌;

    本文在梳理我国城乡一体化演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其重点在于尽快实现规划建设、要素市场、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几个方面的一体化,并且要在就业、土地管理和城乡住房一体化等十大方面制定政策。

    2012年03期 No.66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当前困境与出路——以重庆感村为考察对象

    林辉煌;

    凭借特有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山区水利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集体性较强的用水模式,即自流灌溉系统。然而在税费改革之后,基层组织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的支配权力和治理资源,导致山区水利陷入瘫痪和匮乏的境地,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将以山区自流灌溉系统为考察对象,研究山区水利的特征、运作机制及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且提出山区水利的出路在于依托国家资源输入的背景,通过基层组织的重建来恢复集体化的用水模式。

    2012年03期 No.666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地流转的两个问题

    赵锦勇;

    本文以林地流转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失地的影响和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工业化社会和合理的社会保障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不会出现在农业社会条件下容易出现各种恶果。更进一步,在金融工具的配合下,农村土地流转将有效地促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2012年03期 No.66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大兴区新定位的确定与实现途径探讨

    杨晓东;赵建国;范建国;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大兴区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和具有的突出优势,进而确定大兴区发展的总体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大兴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远景目标。同时,本文阐述了确定大兴区总体定位的依据,并提出了实现这一总体定位的关键举措。

    2012年03期 No.666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市场

    <正>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解决方案持续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深耕细耘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方向关注中国模式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探索中国市场杂志社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内统一刊号;

    2012年03期 No.66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