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卷首语

  • 没有上限的准备金率

    王波;

    <正>存款准备金率仍没有停下跳跃的步点。年初时,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抑制通货膨胀要摆在第一位。然而在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中显示:

    2011年16期 No.62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智库课题

  • 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周边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的视角

    何帆;徐奇渊;徐秀军;

    东盟有两类国家对开发性金融存在需求:(1)老挝、缅甸、柬埔寨;(2)越南、马亚西亚、菲律宾等。前者虽与中国友好,但宏观环境不利于企业投资;后一类国家投资环境较好,但也面临一些特定的发展问题,且同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分歧。我们提出建立准经济飞地的模式,使中国的开发性金融参与到周边金融合作当中。其中,第一类国家适用于经济特区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为中国企业的投资创造较好的小环境。对第二类国家,中国的首选策略是分化,菲律宾是可能的突破口;开发性金融的介入也应以此为考虑。从经济角度看,可借鉴新加坡"主题园区模式";从政治角度看,园区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分化策略,使之与其他东盟国家构成竞争关系,以达到示范和分化的效果。

    2011年16期 No.62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低碳汽车:政策前沿与前景预测

    周耀东;张佳仪;

    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本文从经济效应、政策影响、发展趋势、新能源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指出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将迎来汽车行业的"低碳时代"。

    2011年16期 No.627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前沿理论

  • 我国区域劳动力短缺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师颖新;

    近年来,劳动力短缺在我国不同区域出现。这些地区既包括沿海地区,也包括中西部地区。伴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我国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不同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一个主要发现是:劳动力短缺会引起区域GDP减少的同时,也会促进家庭消费的增长,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课题。

    2011年16期 No.627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

    徐策;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宣布共计八条政策措施(简称"国八条"),①以巩固前期房地产调控效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细则,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本轮调控政策是基于近期房地产市场反弹趋势形成的,对抑制房地产泡沫将产生一定作用,但由于行政色彩较浓等因素,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我国房地产问题是中长期问题今后的房地产调控应更多地从体制层面,沿着稳定预期和加快保障房建设两条思路同时展开。

    2011年16期 No.62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

    周治元;崔小勇;

    本文考察了我国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初次分配格局还是再分配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都是逐年下降的,而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则是上升的。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格局在向企业和政府倾斜。企业利润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财产收入占比下降是导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1年16期 No.62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实证分析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

    滕飞;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社交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青年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并积极应对。本文首先从技术平台、个体表达和公共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交网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进而在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北京大学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1年16期 No.62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0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资本市场

  • 地方政府融资的PPP模式:应用与分析

    李金波;

    本文着重介绍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新模式PPP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并结合各地实践具体讨论了这一模式在帮助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及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1年16期 No.62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9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制度性障碍

    季仙华;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生存。民营企业不仅在间接融资市场上受到信贷配给限制,而且其直接融资发展也很缓慢。我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遇到的障碍,是一种制度性障碍。这种障碍的深层次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动力、方式和路径。因此,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需要证券市场的制度创新。

    2011年16期 No.627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城乡经济

  • 中国西部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探讨——以新疆吉木萨尔县为例

    杨晓东;朱发林;

    文本以推动中国西部城市文化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方向,探讨吉木萨尔县努力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内涵、依据和关键举措,探索城市发展如何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立起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有机联系。

    2011年16期 No.62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曹凤岐;

    城镇化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原因在于: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开辟了人口转移的新途径。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

    2011年16期 No.62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公共政策

  • 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挑战

    崔玄;李玲;陈秋霖;

    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其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医疗费用显著性地增长,其中医疗卫生制度的安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考虑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机制是进一步进行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1年16期 No.62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企业战略

  • 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金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又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关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枝独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选择了适合国情的特色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正是由大量企业主体和单位组织的具体实践、鲜活创造来实施和实现的,我国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支撑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企业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其特殊的成长历程是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代表和典范,其成长道路镌刻着中国特色模式的烙印。本文通过对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考察,深刻体会国家对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回顾历史,梳理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选择,为我国能源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借鉴和方法。

    2011年16期 No.627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地震: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孙闯飞;李延凤;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亦很大。日本地震在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能否把握好机遇和应对好挑战,是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2011年16期 No.62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东道国市场结构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分析

    倪晓觎;

    本文在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结构的变动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集中率的提高、行业内企业规模差异的增大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而制度性进入壁垒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在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结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1年16期 No.627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家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胡振华;陈柳钦;

    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家幸福感在下降。我们基于幸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运用采用了问卷、访谈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借助于计量统计和大样本处理等技术,对温州企业家幸福感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温州市企业家幸福感变化进行了原因阐释,并提出了增进和保护温州企业家幸福感的有关对策。

    2011年16期 No.627 7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