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卷首语

  • 回首与瞭望

    王波;

    <正>2010年的最后几十天并不像它表面上看来那样太平。从11月23日下午2时34分起,朝鲜和韩国这对同胞冤家的互相炮击以及绝不让步的强硬态度,毫无意外的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抛开历史

    2010年50期 No.60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环球

  • 环球

    <正>尽力保障欧元安全欧盟领导人已经花了几乎整个2010年的时间来尝试拿出最成功的措施,制止该地区债务危机的蔓延。12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盟将尽一切努力保障已经在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中饱受压力的欧元的安全和稳定。她补充说,改革与稳定将继续出现在欧元区明年的议程中,以确保欧盟的单一货币的安全和使其经济更具

    2010年50期 No.60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争锋

  • 争锋

    <正>巴曙松:2011年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撰文指出,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2011年上半年仍然是同比回落,下半年是同比企稳回升,从环比来看,上半年和下半

    2010年50期 No.60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本刊特稿

  • 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厉以宁;

    <正>一、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从1979年以来,三十年的时间内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建设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正在于民间蕴藏的极大积极性发挥出来了。可以举五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农业承包制农业承包制,当初称"大包干",也就是指"包产到户"、"包田到户"。1979年,

    2010年50期 No.60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前沿理论

  • 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张可云;

    从目前来看,"十一五"时期虽然遭遇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多种困难,但成就辉煌。在举世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困顿境地的情况下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盘点"十一五"时期的得失,有利于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方略。

    2010年50期 No.60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战略刍议

    李智;

    本文旨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面向"十二五"明确战略方向的背景下,构建贯彻国家产业振兴和内需扩张的大政方针,符合商务部优化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体系的工作定位,顺应各级政府以现代流通为先导,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2010年50期 No.60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刘洪钟;杨攻研;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争论与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及其成本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失衡的国内调整与国家间调整,认为寻求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和主要相关国家之间失衡调整成本分担的平衡是决定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

    2010年50期 No.609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十大问题

    桑百川;

    经历32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投资等全面发展,并融入全球经济主流。进入后危机时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结合新时期的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确立"中性"的外贸战略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路径。

    2010年50期 No.60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地制度实践的地域差异及其出路——金融危机视角下四个村庄案例的分析

    刘燕舞;

    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反观当前农地制度的有益视角。由于地域差异明显,各地农地制度的安排与实践也有明显的区别,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形态。对这些实践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农地承包关系的灵活抑或刚性、农地产权的集体所有抑或私有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从公平与效率两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构造一种将农村耕地划分为相对刚性的口粮田以保障农户的基本生存和相对灵活的机动田以保障农户的农业生产,并随人口变动而实现农户个体内部的口粮田与机动田自行补充的"新两田制",有利于农村社会和整个国家应对危机,并为其处理危机赢得了相对宽松的时间与空间条件。

    2010年50期 No.609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智库课题

  •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总体表现分析——《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成果系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倪鹏飞;康珂;

    国家竞争力主要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创造财富的能力。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一国的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维度上。利用显示性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中国在1990年到2008年近二十年国家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中各个组成部分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变化,发现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绩效及其变化,揭示中国在发展和竞争中的潜力与隐忧。

    2010年50期 No.609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州医改模式“高”在何处——去行政化与高州模式的可复制性

    去行政化的原则,已经为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各级公立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高州模式"的经验告诉我们,推进去行政化,给公立医院更多的自主权,就能还患者更多的满意。坚持去行政化的原则,公立医院的改革就能大踏步前进;阻碍去行政化的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必然会举步维艰。

    2010年50期 No.609 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城乡经济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北京城市规划

    赵西君;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已深刻影响到城市规划的制定。本文以首都北京为例,总结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梳理了北京原有城市规划与人口老龄化需求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养老设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改进的方向。

    2010年50期 No.60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以工业化推进中小城市快速崛起——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

    蔡国华;

    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特别是推动中小城市发展是各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烟台市为例,通过剖析烟台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的实践经验,指出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必经之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今后30年实施城市化战略的主要方向;培育具有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资本力量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推进器。

    2010年50期 No.60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能源—交通体系与城市化模式

    管清友;

    从历史的长周期看,城市发展模式与能源形式、交通运输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能源形式及其利用方式和交通运输模式所形成的能源—交通体系决定了不同国家城市化的不同模式。每一次新的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会带来不同的能源—交通体系以及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也都会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2010年50期 No.609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需“中端崛起,高端突破”

    罗天昊;

    浙江经济总量虽居全国第四,但是,浙江的产业经济主体,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而且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这种特征,决定了浙江的产业升级,长路漫漫。所谓,浙江未来的产业发展,首先是实现目前的中小企业的升级换代,从低附加值的产业,过渡到大众产业,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延伸到中端。

    2010年50期 No.60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比较借鉴

  • 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亚太取向——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战略的地缘取向

    宋魁;

    根据俄罗斯推出的国际能源发展战略,俄仍将以能源为杠杆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发展国际合作关系,对能源、经济等问题施加影响。今后俄燃料和能源部门的主要出口战略将倾向于进入亚太地区市场,即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新油气,拓宽出口渠道,保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出口安全。

    2010年50期 No.609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印度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

    郑磊;

    世界经济中心和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然后继续向西-亚太地区移动,这是经济史角度的观察和判断。而在未来新的经济中心构造过程中,中国和印度成为最有潜力的两极,对于中印谁将领先的讨论日渐激烈。印度是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又一个经济改革成功的例子。本文尝试对中印两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加以对比,对两国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和建议。

    2010年50期 No.609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