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环球

  • 环球

    <正>坚持冷对希腊债务危机在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德国援助希腊的立场并不积极,默克尔本人也多次表示希望希腊自救。3月19日,默克尔还措辞强硬地反对本周召开的欧盟峰会讨论如何救助

    2010年16期 No.57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争锋

  • 争锋

    <正>吴晓灵:建立福祉指数取代GDP导向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指出,"十二五"是经济转型也是社会转型,转型关键在于机制:微观是企业机制,宏观

    2010年16期 No.57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国模式探讨

  • 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

    王辉耀;

    泛指的"中国模式"可以细化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甚至这一模式背后的文明价值观。中国模式的特殊性除了形成寻求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经济模式外,政治模式和文化模式也渗透其中,几者相互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要全面地探讨"中国模式"是个复杂的工程,本文中提到的中国模式主要基于中国的经济模式。

    2010年16期 No.57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后中国以及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

    宋太伟;

    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危机,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与内在逻辑;自然资源、地球环境的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只有绿色经济与绿色社会才有未来;公平分配的内涵、原则、方法与传导机理;货币价值与传导机制,利率、汇率变化关系问题,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与策略手段;绿色经济与自然生活远景;未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等。

    2010年16期 No.575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印度崛起对中国的经验与教训

    黄亚生;

    "中国制造"的标签比"印度制造"的标签更为普遍,但在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由中国制造。用不了多久,"印度制造"将成为"由印度制造"的同义词,印度人不仅会从全球化中获得工资收益,还会把利润也留在手里。除非中国着手进行大胆的制度改革,否则印度在今后20年的表现也许会大大超过中国。

    2010年16期 No.57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内智库前沿

  • 提升文化竞争力三重点:人才、产业和贸易竞争力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何传启;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人才决定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决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文化贸易竞争力,它们共同影响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现代化。提升文化竞争力不能一劳永逸,而是长期任务。

    2010年16期 No.575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2010年展望

    徐策;

    本轮危机下货物贸易的急剧下滑表明,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持续大幅增长、顺差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未来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必将面临调整。展望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将有所恢复。

    2010年16期 No.57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达沃斯论坛年会与中国元素

    尹承德;

    2010年1月下旬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会议是其第四十届年会,又是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走向复苏的转折关头召开的,意义超越以往。此次达沃斯年会显现出诸多重要的信息与政策动向,给人们尤其是各国及各大企业决策者以深刻启示。

    2010年16期 No.57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后危机时代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

    迟福林;

    目前,我国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同时也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后危机时代,消费、城市化、公共产品、低碳经济和政府转型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2010年16期 No.57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变发展模式 避免中等国家陷阱——“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研究

    王小广;

    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其间也伴随着各种问题,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发展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基本思路是:由两个过度依赖转变为两个依靠,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和升级主要依赖于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主要依赖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资源、资本的过度投入。

    2010年16期 No.57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的思考

    厉以宁;

    要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必须避免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及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贬值。为此,必须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调整外汇储备币种、增加外汇资产等方法用活外汇储备,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2010年16期 No.57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

  • 全球政策退出的博弈与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傅勇;

    在发达经济体未明显脱离底部之前,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实现了率先复苏,也正先于发达经济体遭遇高通胀的考验,面临宽松政策提前退出的压力。全球政策博弈推迟了货币政策退出的时点。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通胀形势和流动性局面都要求货币政策更早向中性过渡。未来的政策导向要求宏观调控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并引入相应的逆周期机制,抑制金融投机。

    2010年16期 No.57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配与公平

    刘尚希;

    分配的变化隐含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只有改变了经济循环,才能改变分配格局。政府调节贫富差距,不应仅仅是说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有财产意义上的,有收入意义上的,甚至还包括消费意义上的。政府干预贫富差距应从结果转到起点上来,从消费、能力入手。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而参与者的基本能力又不因经济、社会因素而悬殊的情况下,经过市场竞争,即使存在收入、财产上的差距,那也是公平的。这样,政府对分配的干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可能避免社会两极分化。

    2010年16期 No.57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如何杜绝“日本病”

    李稻葵;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日本病"的症状,因此,必须进行深刻的体制改革,通过大规模减税、加快城市化启动内需,并迅速扩大资本市场上优良资产的供给,启动国内市场,走出一条大国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杜绝"日本病"。

    2010年16期 No.57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摆脱“黑猫”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转型

    胡鞍钢;

    本文作者根据"目标一致法",对2005~2009年国家"十一五"规划进展进行了后期评估。根据对《"十一五"纲要》确定的22个主要定量指标的评估表明,实施总体进展情况是好的,大部分指标达到预期进度要求,其中有11个指标提前实现2010年的规划目标,但仍有5个关键性指标进展相对滞后,看来2010年可能难以实现。

    2010年16期 No.57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区域发展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双方关系的未来

    郑永年;

    在过去,中国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实践"和平崛起"。自贸区的启动再次给中国一个机会,在推进和维持自贸区的同时去发展领导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东盟内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利益的浮现,并不都是消极的,它们会促使中国看到一个真实的东盟,进而促使中国在满足各方面利益上积累经验。

    2010年16期 No.57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区域发展结构、城镇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巴曙松;王志峰;

    论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影响,指出:在后危机时代,结构调整被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融资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政府融资平台和市政债券仍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应通过规范发展化解地方融资风险。

    2010年16期 No.57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城乡并轨:全面现代化制度并轨工程

    党双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行城乡制度并轨,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出城乡分治的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最根本的就是实行城乡制度并轨。

    2010年16期 No.57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人

  • 董辅礽:守身为大

    柳红;

    <正>1946年,董辅礽(1927-2004)报考武汉大学经济系时的作文试题是《守身为大说》;时隔58年,他又写了一篇《守身为大》。写完

    2010年16期 No.57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治学为人的楷模——茅于轼先生

    张维迎;

    <正>20世纪80年代,茅于轼先生可以说是我不挂名的学术导师。我与他交往频繁,我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都离不开他的启发。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在我看来,茅于轼先

    2010年16期 No.57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能源战略

  • 低碳经济中的能源市场化

    盛洪;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没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这个效率没有,只有提高能源效率和提高碳排放效应,这个是制度内效应,这些年,这两个项目加一块,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一旦这个过程结束了,只剩下了对内效应。

    2010年16期 No.57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

    刘世锦;

    国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低碳经济的?低碳经济有哪些特征?我国要不要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论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2010年16期 No.57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

    崔民选;

    能源既是"工业的粮食"甚或"现代工业的血液",但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和均衡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型的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2010年16期 No.57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史海回眸

  • 近代老银行的异变:“债权变股权”

    李一翔;

    近代中国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银行对工矿企业贷放了大量资金,并对一些经营较为成功、或与本行有某种历史渊源关系的企业做过少量投资。不过,这种投资行为并没有成为银行资金运用的重点,尚不构成该时期银企关系的主流。然而,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从棉纺织业起步,中国银行业走上了大规模直接经营工业的道路。通过这一途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大为加强,银行资本逐渐渗入产业资本之中。而这种变化又是通过银行放款性质的异变(即债权变股权)才得以实现的。

    2010年16期 No.57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书评介

  • 新书评介

    <正>书名: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作者:(英)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译者:张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1月定价:39.00元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的开篇讨论的是全球的现代发展模式这个主题。第二章探讨了欧洲的崛

    2010年16期 No.575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市场.智库版》约稿启示

    <正>网址:www.zgsczzs.com.cn投稿信箱:heyuehy@gmail.com(何乐)guozilu520@126.com(王露)ailyne@126.com(张小玲)电话:010-68391249 010-68391492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邮编:100834《中国市场》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

    2010年16期 No.575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